2024年丨案例30丨高考防骗指南

来源:    阅读次数:   2024-06-07 11:00:17   

又是一年高考时,诈骗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各类高考骗局层出不穷,十年寒窗苦读不易,广大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套路一:出售高考真题、答案以及作弊器材

高考前,诈骗分子通过群发短信、邮件或者在网络上虚假宣传,谎称出售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答案”,或者谎称销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考试作弊器材,并承诺在考试过程中会有“考试高手”帮助作答,同步传递答案。待考生信以为真后,诈骗分子便会要求支付“定金”“好处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

高考试题在开考前是国家绝密级材料,请勿相信所谓的“高考真题和答案”,并且购买考试答案的行为本身也涉嫌违法,万万不可尝试。《十大正规博彩公司网站》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切勿轻信蛊惑,知法犯法。

套路二:提前查分

高考结束后,诈骗分子会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态,通过群发诈骗短信,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查询分数”的网址链接。不少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会忍不住点开网址链接,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信息等,银行卡的钱财随即就被转走。另外,还有一些诈骗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支付“查询费”等费用,待收到转账后便会直接将考生或家长拉黑。

提醒:

高考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更不能随意在陌生网址上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信息以及短信验证码信息,谨防被骗!

套路三:更改成绩

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谎称有“特殊途径”可以帮助更改高考成绩,待考生及家长缴纳费用后,诈骗分子会捏造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如声称“转账未备注”等,还会以指导退款为由进一步实施诈骗。

提醒:

考生成绩处理严格按照流程,多组核查比对,原始数据多份存档,以确保考试数据的绝对安全。因此,自称收取费用即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的,都是诈骗!

套路四:虚假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前夕,诈骗分子通过在网站上发布虚假宣传,冒充“权威专家”,或谎称掌握“内部大数据”,以帮助考生“精准定位院校”、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为名,诱导考生及家长缴纳高额“咨询费”“服务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

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纯属造谣。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所需的数据信息(如今年招生计划、去年的录取最低分及位次等)均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编发的《2024招生计划专刊》、《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2021-2023)》及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的志愿填报服务系统上获取。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官方主办机构,等待学校通知,对于社会上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套路五:“特殊渠道”入学

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网站上发布“代办入学”的虚假引流广告,或者冒充高校招生办老师给考生及家长拨打电话,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特批”、换取“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等,向考生和家长作“交钱就能录取”的虚假承诺,索要所谓的“指标费”“录取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

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同时,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因此,凡是声称有“特殊渠道”“内部指标”等,收取了“指标费”“录取费”等费用即可入学的,都是诈骗!

套路六:虚假申领“助学金”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后,冒充高校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申请或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同时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提前支付“手续费”“报名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

如果考生及家长接到自称是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的,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门核实信息真伪,请勿盲目轻信。

再次提醒:

1.高考成绩虽然重要,但诚信的品质关系人一生的发展。广大考生要做到沉着备考、诚信参考,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切莫因一时糊涂而抱憾终身。

2.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3.如遇上述诈骗套路,务必做到不盲目轻信、多渠道核实、不轻易转账,让骗子无机可趁。

祝各位考生心想事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4年丨案例29丨“ 借我5000,还你7000!” 你信吗?
下一篇:2024年丨案例31丨端午假期防范诈骗很“粽”要,小心这几种套路!